服務熱線:
13342898875
2018年7月6日,首屆云天大會在中衛召開。500多名來自國內外云計算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等“云聚”中衛,共商云產業引領未來大勢。圖騰機柜作為國內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服務品牌廠家受邀參會, 此次大會除主論壇外,還在當日下午舉行了綠色數據中心和云計算基礎設施、云計算時代的網絡信息安全、物聯網及工業互聯網、數字經濟云計算時代的區塊鏈+旅游等5個分論壇。以下是幾位國內行業里重量級的大腕專家。看看他們眼中的中衛是什么樣子?發展前景是什么?
田溯寧:中衛將成為中國的“大腦”
“五年前,云計算對大眾來說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云靠不靠譜?把數據放在云端上安不安全?中衛是否適合建設云計算基地?……而五年后的今天,曾經是戈壁荒漠的中衛工業園區,建成了世界矚目的云計算基地,云已經被大眾所接受,而這其中承載著幾代IT人的心血和夢想。”7月6日,在首屆云天大會上,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在作主旨演講時說出了中衛云計算產業從無到有的心路歷程。
田溯寧說,中國西部的整個發展,一直是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的課題。怎么樣抓住技術創新,把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如何把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內生動力?如何抓住技術變革給西部帶來的獨特機遇?如何促進產業聚集,形成產業優勢?這是大家一直以來探索的內容。如今,云基地在中衛落地生根,就是基于中衛獨特的地理、交通、氣候等綜合優勢和中衛市領導和企業家的共同努力。經過幾年發展,成績是明顯的。
田溯寧介紹,我們要把中衛建成中國乃至世界數據信息智慧存儲基地。那么,中衛將來不僅僅是云計算的數據中心,也會成為工業制造、媒體等行業的“大腦”,會成為中國的“大腦”。
田溯寧強調,云計算的發展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克服。西部發展云計算產業也有其自身的壁壘,比如網絡是否跟得上云計算的基礎設施,人才能不能在此匯聚,如何把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如何使產業更加集中,監管制度能否跟上產業的發展,等等。但是,云已經成為每個人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成為將來制造業轉型、產業升級最重要的技術力量。中衛將通過云與世界連接。
馬忠玉:強化網絡安全 助力云計算產業快速發展
網絡安全是云計算發展的前提和保障。7月6日,在首屆云天大會上,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馬忠玉說,要強化網絡安全,助力云計算產業快速發展。
馬忠玉說,當前,大數據、云計算與人工智能共同被譽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廣泛且深遠影響。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云計算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包括《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計劃綱要》《“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以及《關于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 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等,提出積極推進云計算產業發展,加強云計算安全防護水平,增強云計算技術創新能力等。
馬忠玉說,要高度重視云計算面臨的安全風險。隨著云計算的快速發展,安全問題逐步凸顯。當前,云計算領域安全可控能力較弱,數據泄露和業務失控的風險、遭受網絡攻擊的風險進一步加大。無論是作為提供云服務的主體,還是選擇云服務的用戶,在推進或使用云計算的同時,要積極防范安全風險。
馬忠玉建議,要加強云平臺安全防護、加強數據管理、強化關鍵技術研究等,多措并舉構建云計算安全防護體系。
馬忠玉說,中衛市西部云基地建設對國家信息中心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他們一直關注西部云基地的發展,國家信息中心的網絡安全等保測評、數據保全修復、國家政務數據中心等業務也將布局中衛,將來還會有新的業務繼續布局。同時,將努力為中衛市西部云基地安全、中衛市政務網絡與數據安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努力為中衛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傅伯巖:中衛發展云計算方向明確路徑有效
“這是我第二次來中衛,感覺中衛變化很大,中衛的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發生了巨大變化和飛速發展。”7月6日,中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聯盟名譽理事長傅伯巖在首屆云天大會主題演講時說。
傅伯巖說:“近幾年,我主要從事大數據的推論工作,在全國也跑了幾十個城市,很多城市都在落實國家的大數據發展戰略,把發展云計算、大數據作為自己城市的主導產業,而且正在建設數據中心,應該說這個行業發展的速度非常快,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很多城市發展方向不是很明確、具體實現路徑也不是很有效、可行。但恰恰在中衛發現,不但方向正確,而且路徑非常明晰,形成了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優勢。”
傅伯巖希望,中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聯盟、中國信息協會大數據分會等組織在中衛市今后的發展中繼續發揮作用,和中衛市委、市政府合作來推動中衛云計算和大數據事業的發展。
陳遠東:中衛已形成大數據產業鏈條的集聚平臺
7月6日,在首屆云天大會上,西部控股董事局主席陳遠東就大數據、數字經濟發展、行業云的建立與應用方面作了題為《融合發展 攜手共建》主題演講。
陳遠東說,近幾年,中衛市開發建立了數據采集、存儲、開發、交易、運營平臺,并投資建設30萬臺數據存儲服務器基地作為匹配,著力構筑了以產業、科技、金融、科技與服務為行業導向的企業栽培中心,已形成大數據產業鏈條的集聚平臺。
陳遠東希望,下一步,中衛要堅持融合發展,實現集成創新,催生新的系統形成數字經濟新體系。打破信息孤島,攜手共建數字經濟發展生態一體化。聚集大數據行業企業,形成數據采集、開發、交易、應用、共享管理的生態體系。
馬斌:大數據+AI助力經濟數字化轉型
“以前,中衛五A級旅游景區、獨特的自然風光吸引著人們。如今,云計算產業把大家吸引到這里,讓大家見證了中衛云計算產業從無到有的發展變化。”7月6日,來中衛參加首屆云天大會的騰訊公司副總裁馬斌在主題演講中說。
“工業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傳統行業通過數字化、信息化進行轉型升級,以及移動互聯網正在向產業互聯網演進,這些都意味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數字經濟開始迅猛發展。”馬斌認為,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推動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就要以“大數據+AI”助力經濟數字化轉型。騰訊在數字時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人工智能等方面,具有精密的研發體系、技術等諸多優勢,期盼與中衛合作。
王方:中衛正成為下一個云計算大數據城市
7月6日,在首屆云天大會上,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方作了題為《大數據釋放新動能》主題演講。王方說:“中衛正在成為下一個云計算大數據城市。”
云和數是當前的熱點。大數據就是指算數。中衛作為一個計算的基地十分重要和關鍵。王方說:“大數據核心要從心里有數到心中有數據再到云上有數據,進而圍繞交易數據和傳感數據,真正達到海量數據。”
王方說:“中衛要成為一個云的基地,云的內容核心和關鍵是數據應用和服務。有了數據應用和服務云,才更有生命力,更有價值。在這一領域,浪潮集團將進一步配合中衛做好大數據產業規劃和發展。”
“下一步,浪潮集團將聯合中衛打造一個區域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中衛工業企業提供支撐和保障。”王方告訴記者。
錢嶺:把中國移動中衛云計算數據中心打造成骨干節點
“云計算為企業帶來的核心價值就是降低企業IT投入和對外服務成本,增強業務敏捷性。”7月6日,在首屆云天大會上,中國移動蘇州研發中心首席科學家兼戰略技術部總經理錢嶺說,中衛云計算數據中心是中國移動重點打造的骨干節點之一,將來在“云”服務中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錢嶺介紹,中國移動中衛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總投資25.85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4.38億元,總占地面積200畝。其市場定位為綠色節能、國際一流的數據中心。其中,一期工程建設規模4萬平方米,可提供18000個機架,可向北京、西安、廣州、成都、杭州出口數據業務,助力行業客戶轉型創新、云網融合,根據企業需要提供屬地化服務、定制化方案。
史一兵:醫療云將催生產業新方向
“未來,以云計算為基礎,以大數據為核心的互聯網,將在衛生管理、健康管理、醫療服務、醫保管理等領域,為醫療健康騰飛插上翅膀。” 7月6日,在首屆云天大會上,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史一兵的話擲地有聲。
史一兵用連接、融合、智能這3個詞來定位醫療云服務,即領先醫療健康云服務能力,連接人與健康。在此基礎上,數據共享和服務互通驅動醫療健康產業海量資源大融合,以此支撐醫療產業鏈智能化發展,提升產業服務能力,推動以預防為主的健康醫學發展,提高國民健康。史一兵認為,醫療云將催生產業新方向。
王立華:萬物互聯時代已經到來
7月6日,中國聯通集團物聯網公司首席技術專家王立華參加首屆云天大會作主題演講時說,隨著物聯網的發展,一個連接著“人—物—物—人”的萬物互聯時代已經到來,人類和世界的連接不論從廣度還是深度,都將邁入新的時代。”
王立華介紹,中國聯通2017年正式提出關于物聯網平臺+生態的概念,包括網絡策略和產業合作策略。王立華說,單純從物聯網產業架構上來說,除了下面的網絡層有終端、模組,再往上有各種網絡制式外,其次是在運用上提供對連接的管理、對社會的管理以及把運營商的能力通過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的方式向外開放,供構建在平臺之上的應用平臺行業系統使用,而這些系統未來可能會構架在我們的云上。
胡寅:中衛是我國第一個跨入第四代數據中心的城市
“中衛是我國第一個跨入第四代數據中心的城市。 ”7月6日,在首屆云天大會上,云天數據中心科技有限公司CEO胡寅在作主題演講時介紹,在全球數據量每18個月翻一番的大背景下,中衛數據中心更快、更節能、更節約成本的發展實際,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模塊化、工廠預制化、數據中心大型化和邊緣分布式并舉也將是未來發展大數據的趨勢。
“數據中心是高耗能產業,傳統數據中心耗能近一半用于冷卻。”胡寅說,中衛能夠吸引云計算的關鍵點在于能源的降耗和能效。中衛西部云基地新一代數據中心落地初期,大家就認識到,一定要解決數據中心節能問題。而數據中心延承并發展了“雞舍”的傳統和技術,曾被稱為 “雞舍 3.5”,即在大風量動態環境里,通過對數百個控制點的整體調控,保證服務器的運行環境在一定的溫濕度范圍。
韓士斌:“互聯網+醫療” 讓患者少跑腿
“加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可以提高醫療服務效率,讓患者少跑腿,使更多群眾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7月6日,在首屆云天大會上,東華醫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士斌說,近年來,“互聯網+醫療”不斷推出新政策。而新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深入應用,將對我國醫療行業生態與服務模式進行重新定義。
韓士斌說,中衛市已完成智慧醫療云決策預警平臺、醫學影像PACS系統、基層醫療HIS系統、掌上醫院APP應用系統等一期智慧醫療云應用系統建設。沙坡頭區3家市級醫院及5家鄉鎮衛生院信息化達到互聯互通,實現資源共享,初步實現了區域衛生資源、信息資源和服務資源共享。
韓士斌表示,今年,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產業園落戶中衛,將助推寧夏全面建成互通共享的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實現健康醫療各業務領域信息資源向健康大數據中心匯集;推動以“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管理、醫療保障、衛生資源、監測預警、養老關懷”為主的醫療衛生服務系統互聯互通,帶動大健康產業鏈發展。
楊曉剛:借助資源優勢打造低成本云計算基礎設施
7月6日上午,在首屆云天大會上,美利云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曉剛作了題為《借助中衛的資源優勢打造高可靠低成本的云計算基礎設施》的主題演講。
楊曉剛說,一個可靠的數據中心需要具備保證建筑物質量、保證配套設施的完備性和長期運轉的高可靠性、考慮用電高峰季節臨時性限電政策對數據中心帶來的影響等基本條件。而中衛作為中國的幾何中心,地質構造穩定,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的概率微乎其微,最主要的是中衛作為寧夏西電東輸的重要傳輸通道和電力能源供應點,電力充沛,電網結構堅固,區域供電可靠程度高,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徐恩慶:企業信用管理將成為新趨勢
7月6日上午,在首屆云天大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相關負責人徐恩慶說,就目前云數據產業的行業趨勢而言,全球云計算市場可能達到近千億美元的規模,其中AWS占了40%左右,可以說在云計算行業獨占鰲頭。
徐恩慶說,現在的企業擁有證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難的是在持證以后如何去規范經營,這也是市場管理部門管理的一個重點。另外,比較新的發展趨勢是在政府引導下企業進行信用管理,這是一個瓶頸性問題,包括企業的基礎服務類、企業的專項能力以及事后的保險等。
圖騰機柜祝愿云天大會越辦越好!祝賀寧夏中衛市成為我國第一個跨入第四代數據中心的城市!
13342898875